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发布时间: 2012-05-07
会议听取了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罗娅做《阿拉善生态基金会上半年工作报告》1、2011年春季植树工作情况春季植树造林实际完成3850亩,超额完成计划的92%。
其中:通古淖尔绿化基地路南,补植梭梭、花棒、沙枣500多亩,九月份自验评估成活率为60%以上;通古淖尔绿化基地路北,种植梭梭(含花棒8000株),3349亩(林业部门卫星定位检测数据),自验评估成活率低于50%。其成活率相对低,除路北地势起伏大,地下水位低等因素外,缺乏雇用林工经验是主要因素。
在六月底前按照计划完成通古淖尔绿化基地网围栏围封工程1.49万米(约15公里)。
2、基金会上半年财务情况分析基金会上半年资金收入共计81万元,其中捐赠收入76.7万元。
各项支出共计115.2万元,其中用于生态建设及基础设施支出105万元,主要为植树造林和网围栏工程支出。
3、探索发展路径,拓展发展空间基金会在继续完善通古淖尔1.5万亩生态基地建设的同时,经盟、旗两级林业局推荐和基金会管理层的实地调研,选择生态意义、社会意义和社会影响力大的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交汇处的5.3万亩沙漠综合治理项目为基金会新的生态治理项目。该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得到盟、自治区有关部门批复和支持。
4、建立对外宣传平台基金会在宣传上首先叫响了“行动起来,堵截沙尘暴”的宣传口号;以《简报》方式向理事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信息沟通与宣传;建立开通了面对社会宣传的窗口“阿拉善生态基金会信息”网站;印制了基金会宣传册。
5、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基金会成立后,以通古淖尔生态基地为基础,接待了一些社会团体参加植树和对基金会考察等社会公益活动。
会议同意报告中提出的建立三个绿化基地的规划。
一是完善第一绿化基地。同阿拉善军分区一起,继续不断完善通古淖尔1.5万亩生态基地,逐步实现精品化;二是建立第二绿化基地。把综合治理5.3万亩荒漠处作为第二绿化基地;三是吸收第三绿化基地。吸收原政协主席苏和在黑城周边种植的3000亩林地为第三绿化基地,每年给以一定资金支持,联手边防四团,继续发展边境线绿化植树。
会议同意十月中下旬在通古淖尔生态基地,进行实验性冬季种植的计划;在第二绿化基地开始着手实地勘察植树地域,做好冬季施工规划及周边群众工作,待自治区发改委正式批复立项后正式动工兴建。为明春植树造林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计划;同意2012年第二绿化基地为试种年的计划。
会议审定通过《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募集捐款使用暂行办法》、《基金会宣传册》。
会议审定通过《完善基金会组织运行架构的意见》,同意在办公室的基础上,增设财务室、工程部、宣传部,建立两室两部的工作管理架构。各部门负责人由基金会各副会长和聘请兼职人员兼任。
会议邀请了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龚家栋、阿拉善盟林业局副局长梁守华、阿拉善左旗林业局副局长刘占军、内蒙阿拉善军分区后勤张艳勋参加了会议。梁守华副局长向会议做了《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段)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情况介绍,龚家栋副厅长在会上介绍了自治区林业发展规划和有关资金扶持政策,表示林业部门会全力以赴支持基金会建设绿化基地。
会议期间组织与会人员考察了第一绿化基地和第二绿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