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_bg.jpg
减排为发展增添生机
发布时间: 2011-04-15

  中国环境报 记者 徐琦

  2006~2010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顺利实施的5年。摒弃重速度轻效益、重财富增长轻民生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把结构的优化、效益的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成果的共享放在突出位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而减排任务的圆满完成,为这一转折添上了重重的注脚。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同时,着力控制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能减排的力度世界少有。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

  2006年4月17日,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在京召开。会场外,北京城黄沙漫天,会场内,代表们态度凝重、神情坚毅。此时,距离我国提出两项减排指标仅仅一个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铿锵有力的承诺言犹在耳:提出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

  总理的勇气令人感佩,毕竟,那时我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减排开局。

  “十五”后3年,我国出现了单位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上升的趋势。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了9.8%,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上升了32.3%和3.5%。最终,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指标没有完成。

  5年来,在减排目标倒逼之下,各地纷纷采取上大压小、减量置换、限期淘汰等措施,促使能耗高、排放大的企业退出市场。电厂脱硫、城镇污水处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火电脱硫优惠电价、节能发电调度、以奖代补、绿色采购、排污权交易试点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开始实施。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和14.29%。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环保部门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环保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调整经济结构的有效抓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十二五’最核心、最迫切的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王云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慢不得”,是众多代表和委员们的共识。5年前的此时,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此,除了首次提出环保约束性指标外,还有一项创举:把以往最被看重的经济增长等列为预期指标。

  环保约束性指标的出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了硬性规定。而对经济增长指标的“软化”意在弱化GDP的“指挥棒”效应,折射出我国促转变、调结构的决心和信心。

  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贴有“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标签。减排的过程正是不断逼近这一理想的过程。

  推进减排,要动真格的。

  过去5年,我国仅小火电机组就关停7210万千瓦装机容量,超过英国全国装机容量。“十一五”前4年,我国累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

  推进减排,要舍得投入。

  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新增中央投资1.18万亿元,其中,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占15.3%。“十一五”成为我国治污设施建设最快的时期,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年均增长8%,江苏、浙江、河南、广东、海南、贵州等地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江苏、浙江等地相继出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推进减排,要勇于攻坚。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排污权交易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目前,国内已有19个省市开展了排污权交易试点,从无偿到有偿,促使企业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腾出更多环境容量,鼓励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行业。类似这样的改革,不仅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入了持久的动力,也提供了体制机制的保障。

  “十一五”期间,我国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严把土地、环保、信贷等关口,调整出口退税和配额,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了结构优化升级。数据显示,2009年与2005年相比,电力行业300兆瓦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由47%上升到69%,钢铁行业 1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炉比重由21%上升到34%,电解铝行业大型预焙槽产量比重由80%上升到90%。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并以能源消费年均不到7%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实践证明,污染减排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扭转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大幅上升的势头。

  很难想像,如果中央没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减排,我国现在的发展空间将被挤压到何种程度;如果各地没有咬定减排不放松,我国的环保形势又会恶化到何种地步。

  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十二五”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设定为7%。之前,广东、浙江等地已相继调低了“十二五”GDP增速目标,而主动“转型”较早的上海,甚至还取消了对区县负责人的“GDP排名”考核。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把发展和所取得的成果用到民生上来。

  与GDP指标的弱化相对应的是,“幸福感”频频出现在今年各地“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委员们纷纷呼吁,要推广综合性考核指标,特别是体现效益、环境和人民生活的指标,让考核机制真正发挥“促转变”指挥棒作用。

  什么是幸福?对于城市里的居民来说,仰头能看到蓝天就是幸福;对于住在河边的农民来说,能弯腰喝上一口干净的河水就是幸福;对每一个人来说,能吃上放心的食品就是幸福。衡量幸福的标准有许多,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环境。要让人民生活更幸福,首要的是要保护好环境,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在“十一五”减排指标提出之时,曾有人质疑,仅仅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这两项污染物的下降,能对改善环境质量起到多大作用?5年间,我国环境形势的变化足以令人信服。

  正是因为那份沉甸甸的减排承诺,各地开始走出“唯GDP”的认识误区,变被动为主动,“宁愿现在慢一点、难一点,也要通过减排脱胎换骨,为未来发展积蓄动力。”

  “十一五”期间,贵州拒绝了总投资近60亿元的42个“两高一资”项目;江苏制定了范围更宽、标准更高的落后产能淘汰目标,主动承担更多淘汰任务;山东在国家下达节能减排指标的基础上,主动加压……

  在污染减排机制的倒逼下,环保的调控、促进和优化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放大,一系列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迎刃而解,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根据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2009年,良好天数为292天以上的城市比例,由2005年的69.49%上升到95.69%;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水质比例由2005年的26.1%下降到20.6%。

  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阳春三月,当明媚温暖的春光驱走数年不遇的寒冬,来自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肩负着人民的厚重嘱托,细心制定关系人民福祉的保障措施。“十二五”期间,人们共同期待减排的成就更加辉煌,古老的中国大地将展现出一幅美丽和谐的图景: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勤劳善良的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来源:中国环境报